小学文化挣年薪百万 3年汗水成就回乡创业梦
本报记者 向国生 尹超 廖声田
20年前只身南下打工,2010年返乡办厂,成为湘西北远近闻名的电力设备生产商,张家界创远荣利大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荣用汗水和智慧成就了自己的回乡创业梦,也再一次诠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哲理。
“偷师学艺”
1989年,仅有小学文化又不甘心一辈子当铁匠的赵荣选择外出打工,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惠州一家台资毛纺厂当清洗工。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特别勤劳肯干,很快被该厂的一位台籍电工师傅看上,收他当学徒。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他白天在厂里照常上班,晚上便到厂附近的一家电器马达修理店学艺,提出只要工作不要工钱。店里的李师傅见他淳朴、好学,教得也很认真,遇上一些高难度的活儿还经常把他叫上一起摸索。赵荣就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学艺,从最基础的电器原件名称、绕线学起,再接触马达维修、自动控制等专业技能和原理。一个连欧姆定律都闻所未闻的门外汉,两年勤学苦练,竟然熟练掌握了电气的设计与安装。在1990年的东莞人才招聘会上,来自上海华通电气公司的专家对他大为赞赏,并约定:只要来华通就一定聘用他。
毛纺厂老板加薪挽留他,厂里大小领导都不舍得这位能干、热心、富有责任心的员工离开。他如实把想再深造、再提升自我的想法告诉了老板,老板被他的上进心和诚意打动,批准了他的辞呈,还给他800元路费,并表示厂里的大门始终为他开着。
志存高远
上世纪90年代初,赵荣顺利跨入上海华通的大门。
在华通,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做到工程师,再从工程师主动请缨去担任苏北区域营销经理,他经受了多个岗位的历练。主理苏北市场营销时,第一年,销售额较上年增长3倍,达到近2000万元,第二年更是实现6000万元的销售奇迹。接下来,公司把难啃的河南、山东市场先后交给他主理,均不负众望。
谈到营销,赵荣坦言比学技术更富挑战性,更要有耐性、有诚意、有不达目标不放弃的决心。他用自己的营销公关艺术打通了山东一大型钢厂的3道守卫,并最终博得钢厂领导的信任和肯定,首次成功撬开钢铁行业的市场大门。在走进该厂领导大门的前一天,他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把空座椅当作厂领导,对其反复进行模拟推销,只到满意为止,他才有备前往。正是这样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骄人业绩,公司对赵荣提出的新的营销机制都表示了赞同。公司新政推行的春风让他开始分享到丰厚的奖励,在主理山东区域市场的几年他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并积累了一笔不小的创业资本。
圆梦家乡
赵荣每年春节都要回家陪父母过年,每年的节后,当他看到乡亲大包小包赶火车、挤汽车重复他20年前的行程外出打工时,他回乡创业愿望就愈加强烈。
2010年,机会终于来了。为支持像赵荣一样的人才回乡创业,张家界科技工业园孵化基地为其提供标准厂房,并给予税费、租金等优惠政策。赵荣决然放弃了100万元的年薪,返乡办厂。赵荣认为,回乡创业不仅能给家乡做些事,还能兼顾家庭,何乐而不为。
从企业注册、添置设备、招兵买马,短短几个月,厂子便上马生产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超出了他的想象,订单雪片一般飞来,越发激起他创业的热情。2012年,赵荣的公司实现了2800万元的产值,上缴利税近100万元,解决了近100人就业。由于公司产品质量过硬、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今年前5个月,公司已完成2000万元的销售额,并获得了3000万元的订单。赵荣认为,小资本就应该选择中小城市投资创业。相较发达的大都市,在家乡创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赵荣回乡创业近3年,已初创辉煌。“我们现在有许多订单不敢接。”赵荣坦言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流动资金吃紧,公司急需2000万元流动资金,而企业又没有足够的资产抵押。他表示,只要能够解决融资瓶颈问题,公司明年实现亿元产值,绝不是梦想。